面對全球氣候變遷、能源轉型與國際碳關稅挑戰,本公司堅持創新、熱忱、誠信的經營理念,以「節能減碳、創新產品、以人為本、永續經營」為核心推動企業發展。我們曾獲TESLA全球最佳供應商獎、國家磐石獎等肯定,展現卓越技術與市場競爭力。
在環境(E)方面,公司已完成ISO-14064-1溫室氣體盤查,並積極推動設備升級、綠電應用,減少碳排放,邁向低碳經營。在社會(S)方面,致力於人權保障、職安衛管理(ISO-45001),並強化員工急救技能培訓,打造健康安全的職場環境。在治理(G)方面,公司持續優化管理制度、資訊安全(TISAX標準),確保穩健經營,並已達成供應商社會責任行為準則100%簽訂。
展望未來,公司將深化綠色產品創新、製程低碳化、資訊安全強化,並與國際ESG評比接軌,持續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確保企業與社會共榮,邁向永續經營的新里程碑。

本公司為實踐永續管理,成立ESG永續委員會,負責推動公司治理、綠色生產、員工與社會等三大面向,並透過跨部門合作,提高執行效率與環境友善度。永續委員會由經營團隊主導,定期檢視目標與推動成效,確保永續發展方向符合企業策略與利害關係人期望。
在利害關係人管理方面,本公司依據「責任、影響力、親近度、依賴性、代表性、政策及策略意圖」等六大篩選原則,識別投資人、員工、客戶及供應商為主要利害關係人,並透過問卷調查與溝通機制,掌握其關注議題,以確保企業發展與各方利益平衡。
針對重大議題,公司依GRI標準評估對經濟、環境及社會的影響,並制定風險管理、創新產品、節能減碳、職業安全、人權保障等關鍵措施,以確保企業永續經營。此外,公司亦積極響應聯合國SDGs目標,推動責任消費、氣候行動、職業健康與平等就業等永續發展策略,強化企業競爭力與社會責任。
整體而言,本公司致力於整合ESG戰略,促進環境與社會共榮,提升經營韌性,為企業與社會創造長遠價值。


本公司秉持誠信經營、資訊透明、法規遵循的核心價值,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與內控機制,以確保企業的永續經營。董事會為公司治理核心,設有審計委員會、薪資報酬委員會,負責監督管理、財務與風險控管等事項,並確保決策的獨立性與專業性。

在誠信經營方面,公司落實「誠信經營守則」,透過教育訓練、內部稽核與檢舉機制,確保所有員工及管理階層恪守廉潔原則。公司亦建立風險管理機制,每年定期檢視營運風險,確保企業穩健發展。此外,資訊安全與法規遵循亦為重點,公司透過ISO管理系統確保內部控制與法規合規,近年來並無重大違規事件。

為落實ESG,公司持續強化董事會多元化,並致力於提升資訊揭露透明度,確保股東權益與利害關係人利益。未來將持續深化公司治理,強化誠信經營文化,提升競爭力與社會價值。
本公司秉持誠信、創新、熱忱的經營理念,持續提升營運績效與客戶服務,以確保企業穩健成長與客戶高滿意度。透過策略性產品開發、生產效率提升與市場拓展,公司致力於提供高品質馬達與動力系統,並保持90分以上的客戶滿意度。
在營運績效方面,公司採取產品多元化、智慧製造、國際市場拓展等策略,近年來積極導入MES系統,提高生產效率與品質管理能力。此外,持續投資研發,開發高效能、環保節能產品,以增強市場競爭力。
在客戶服務方面,公司透過ERP與CRM系統優化客戶關係管理,每年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,並即時處理客戶反饋,確保服務品質。公司亦高度重視客戶隱私與機密資訊保護,即將導入TISAX®資訊安全認證,確保資料安全性與合規性。 整體而言,公司透過創新技術、優質服務、穩健財務管理,強化品牌競爭力,並致力於成為客戶信賴的長期合作夥伴,持續推動業績成長與永續經營。

本公司致力於建立永續供應鏈,目標在於協助供應商投入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並提升其永續管理能力。公司制定了短、中、長期的供應商永續管理目標,包括對原物料供應商進行貴金屬來源調查、合規礦產使用及禁用有害物質的調查,並要求供應商簽署社會責任承諾書。2023年,公司達成對原物料供應商的社會環境責任調查完成率100%,並持續推動供應商簽署社會責任承諾書,簽署比例達49.5%。
公司透過「供應商管理程序書」進行供應商評鑑與分級管理,確保供應商在品質、交期、價格、配合度等方面符合公司要求。2023年,公司對31家主要原料供應商進行評鑑,其中27家評為「優」,並無供應商被列入拒絕往來名單。此外,公司積極推動綠色供應鏈管理,要求供應商符合EU RoHS、REACH等環保規範,並確保不使用衝突礦產。
為應對氣候變遷,公司自2022年起啟動溫室氣體盤查,並制定減排計畫,包括協助供應商精進製程、提升良率,並優先選擇在地企業作為供應商。2023年,公司成功減少木箱與紙箱的使用量,並增加回收箱的使用率,進一步降低碳排放。未來,公司將持續推動供應鏈的永續發展,確保供應商符合環保與社會責任標準。

本公司致力於建立永續發展的企業,目標包括吸引與留住人才、提供完善的薪資福利、員工訓練與發展、促進勞資關係和諧、維護人權與安全衛生,並關懷員工身心健康。
- 勞資關係:
1. 短期目標:總離職率低於33%,留任率達70%。
2. 中期目標:總離職率低於30%,留任率提升至75%。
3. 長期目標:總離職率低於25%,留任率提升至80%。 - 訓練發展:新人訓練測驗通過率目標為100%,並持續提升員工專業能力。
- 人權維護:員工職業道德訓練完成率目標為100%。
- 安全衛生:健康檢查參與率目標為90%,作業危害鑑別風險評估執行率為100%。
- 人才政策與承諾:公司遵守勞動法規,提供公平薪酬與晉升機會,建立多元開放的勞資溝通管道,並禁用童工與保護未成年工。
- 薪酬福利: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福利,包括年終獎金、員工酬勞金、健康檢查、育兒措施等,並依據員工績效進行薪資調整。
- 職業安全衛生:實施ISO 4500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,確保工作環境安全,定期進行作業環境測定與緊急應變演練,並提供健康促進措施。
- 健康促進:提供健康檢查、健康諮詢服務,並針對健康風險進行分級管理,確保員工身心健康。
- 勞資溝通:透過勞資會議、職工福利委員會等管道,促進勞資雙方溝通,確保員工意見得以充分表達與處理。

本公司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(CSR),推動產學合作、職業訓練、社會公益與關懷弱勢,以實現社會共榮。透過與學校、產業及政府單位合作,提供獎助學金、實習計畫與人才培訓,促進產學鏈結,並提升年輕世代的就業競爭力。
在職業訓練與就業媒合方面,公司與政府及教育機構合作,開設專業課程,協助青年與失業勞工提升技能,並透過人才媒合機制,提供穩定就業機會。此外,公司亦積極投入社會公益,如支持偏鄉教育、捐助慈善機構、購買台灣農產品以支持農民生計,並定期舉辦捐血活動,回饋社會。
本公司遵循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(RBA),建立友善職場,推動多元與包容、員工關懷、健康安全,確保員工福祉與公平發展機會。未來,公司將持續深化社會參與,結合企業資源與影響力,為社會帶來更多正向改變,實踐永續發展與社會共榮的目標
